最近有个朋友问我,说他搞了个爬虫项目,结果刚跑两天IP就被封了。我听完差点笑出声,这年头谁还用真实IP爬数据啊?这不就跟裸奔上网一个道理吗?
说到代理IP,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年那个惨痛经历。当时接了个外包项目,需要采集某电商平台数据。贪便宜买了家号称"高匿"的代理,结果第二天账号全被封了。后来才知道那家代理的IP早就在黑名单里躺着了,这不是坑人吗?
现在市面上代理IP种类多得让人眼花缭乱。住宅IP、数据中心IP、移动IP...到底选哪个好?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。你知道吗,有些项目用住宅IP反而更容易被识别,因为真实用户的访问行为太随机了,你的爬虫根本模仿不来。
说到价格,贵的就一定是好的?我认识个做跨境电商的朋友,每个月花大几千买代理,结果效果还不如我找的几十块钱的轮换IP。关键是要看IP池的质量,而不是单纯看价格。有些代理商会把同一个IP卖给几百个客户,这种再便宜也不能要。
测试代理IP的时候,千万别只看能不能访问谷歌。前几天帮人排查问题,发现他的代理能上谷歌但是目标网站就是打不开。后来一查,那个IP段早就被目标网站拉黑了。所以测试一定要用实际要访问的网站来测,这个道理简单但很多人就是不懂。
动态IP和静态IP怎么选?这个问题我被问过无数次了。说实话,现在哪还有什么纯静态IP啊,不都是动态分配的吗?重点是要看更换频率。有些项目需要长时间保持会话,这时候就要找稳定性好的;如果是短时间高频请求,那快速轮换的反而更合适。
说到协议,SOCKS5和HTTP有什么区别?这个问题太基础了,但每次讲都有人问。简单来说,SOCKS5更底层,能代理所有流量;HTTP只能代理网页流量。不过现在很多网站都会检测代理协议,有时候用HTTP反而更隐蔽,你说奇怪不奇怪?
认证方式也是个坑。用户名密码认证看起来很安全,但有些代理商会把你的认证信息记录得清清楚楚。我更喜欢用IP白名单,虽然麻烦点,但至少不用担心账号泄露。不过现在很多云服务商都开始用API密钥了,这个确实方便不少。
地理位置选择也有讲究。之前有个项目需要采集欧洲某小国的数据,找了半天才找到靠谱的当地IP。结果发现目标网站对本国IP反而查得更严,末尾用了隔壁国家的IP才搞定。这种事情真的说不准,有时候得靠试错。
说到速度,ping值低就一定快吗?太天真了。我见过ping值50ms但实际下载速度不到100k的代理,也见过ping值200ms但下载速度飞起的。网络质量这东西,光看一个指标根本没用,必须实际测试才行。
维护代理池是门技术活。有个客户跟我说他买了1000个IP,结果一个月后还能用的不到200个。这不是浪费钱吗?好的代理商会持续补充新鲜IP,差的就是一锤子买卖。所以买之前一定要问清楚IP的存活率,这个数据很关键。
末尾说说那些所谓的"免费代理"。天上不会掉馅饼,这句话在代理行业特别适用。免费的代理要么速度慢得要死,要么就是钓鱼的。你知道有多少人的账号是通过免费代理泄露的吗?这种便宜真的不能贪。
对了,还有个冷知识。有些网站会通过WebRTC泄露真实IP,就算用了代理也白搭。这个坑我踩过,后来才知道得在浏览器里禁用WebRTC。这种事情教程里很少提,但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。
说到浏览器指纹,现在网站的反爬手段越来越高级了。光换IP没用,还得配合修改UserAgent、调整屏幕分辨率、随机化鼠标轨迹...这哪是用代理啊,简直是在扮演特工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程度的反爬也说明目标数据确实有价值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。某些代理IP用着用着速度会突然变快,过几天又慢下来。后来才明白,这是代理商在动态调整线路负载。所以测试代理性能不能只看一时,要持续观察一段时间。
突然想起来,去年双十一期间代理IP价格暴涨的事情。很多做电商的朋友那段时间都在抢IP资源,价格翻了三倍还有人买。这种时候就体现出长期合作的重要性了,老客户至少能保证供应稳定。
说到合作,找代理商一定要看售后服务。IP出问题太常见了,响应速度决定一切。我有次遇到问题,那家代理商的客服半小时就给出了解决方案。这种体验比便宜几十块钱重要多了,你说是不是?
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,其实代理IP这个行业水很深,经验比理论重要得多。每个项目需求不同,解决方案也得跟着变。关键是要多实践,多踩坑,慢慢就能摸出门道了。反正我这些年交的学费,早就够买几万个代理IP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