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我又被坑了。花了200块钱买了个号称"高匿稳定"的代理IP套餐,结果连GitHub都打不开。气得我直接找客服理论,那哥们居然跟我说:"亲,建议您换个浏览器试试呢~" 我试你个大头鬼啊!
说到代理IP这玩意儿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你说现在哪个做爬虫的不需要代理?但靠谱的平台比大熊猫还稀有。记得去年做项目的时候,我连着换了五家服务商,每家都吹得天花乱坠,结果用起来一个比一个坑。
测试速度这事儿太重要了。有些平台给你看的测速结果漂亮得很,实际上那都是他们自己服务器上测的。我现在的做法是直接要测试IP,在自己本地跑个脚本。你知道最离谱的是什么吗?有次测出来延迟3000多毫秒,客服居然说这是正常现象!正常个鬼啊,我Ping月球都比这个快吧。
说到IP池大小,这个水分可大了去了。有些平台动不动就说自己有百万IP池,结果你仔细一问,活跃IP可能连一万都不到。我认识一个做跨境电商的朋友,买了某家的套餐,结果连续三天抽到的都是同一个IP段,直接被亚马逊封号。现在他见到代理IP就跟见到前女友似的,躲得远远的。
价格这事儿也挺有意思。贵的未必好,但特别便宜的一定有问题。9块9包月的那种,用起来跟抽奖似的,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给你来个惊喜。不过话说回来,有些大厂的价格也真是离谱,一个IP比星巴克还贵,这是把用户当韭菜割呢?
售后服务这块太关键了。好的平台客服都是秒回,差的那种你发十条消息能回一条就不错了。最气人的是那种自动回复机器人,来回就那几句套话,跟复读机似的。我现在选平台第一件事就是先假装咨询,看看客服反应速度怎么样。
IP类型也得注意。住宅IP、机房IP、移动IP各有各的用处,别听销售瞎忽悠。之前有个销售非跟我说他们的机房IP比住宅IP还好,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?做跨境电商的都知道,住宅IP的成功率能高出好几倍。
说到这个我想起来个事。有次我买了个号称纯净住宅IP的套餐,结果一查全是数据中心IP。找他们理论,人家理直气壮地说:"我们的服务器放在居民楼里,所以算住宅IP。"这逻辑简直绝了,按这么说我把电脑放厕所里是不是就算马桶IP了?
协议支持也很重要。HTTP、HTTPS、SOCKS5这些都得有,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。不过有些平台为了省事就只支持HTTP,这种直接pass就完事了。现在都2025年了,连SOCKS5都不支持还好意思出来卖?
地理位置选择也不能马虎。做海外业务的都知道,有时候差一个州效果能差出十万八千里。我之前做亚马逊测评,非得用德州IP不可,结果买了个套餐里面全是加州IP。找客服换,人家说:"亲,美国IP不都一样吗?"我当场就无语了。
说到封禁机制,这个真是血泪史。好的平台会有智能切换,差的那种等你发现IP被封了,钱早就扣完了。最坑的是那种按请求次数收费的,一个被封的IP还能继续扣你钱,这不是明抢吗?
付款方式也得留个心眼。能月付就别年付,天知道下个月这平台还在不在。我有个朋友图便宜买了三年套餐,结果用了两个月平台就跑路了。现在他见人就劝:"买代理IP千万别贪便宜,跟找对象一样,得多试试。"
API稳定性这个太要命了。有些平台的API说挂就挂,连个预警都没有。我遇到过最绝的是API返回的IP有一半都是无效的,找他们理论,技术小哥居然说:"我们的IP都是随机生成的,可能有些还没生效。"我当时就惊了,这特么是现编现卖啊?
白名单这个功能现在越来越重要了。好的平台可以自助添加,差的那种得找客服,等他们处理完黄花菜都凉了。我就纳闷了,都什么年代了,连个自助白名单功能都没有,这不是存心给用户添堵吗?
末尾说个真事。去年我用某家代理爬数据,结果IP全被目标网站封了。找平台理论,人家说这是正常损耗不算他们的问题。最绝的是他们给我的解决方案是:"建议您购买我们的高级套餐,被封概率会低一些。"这不就是变相承认自己的基础套餐都是垃圾吗?
总而言之啊,选代理IP平台跟找对象差不多,不能光看外表,得多相处相处才知道靠不靠谱。我现在固定用两家,都是交了无数学费才筛选出来的。不过说真的,这行业水太深了,指不定哪天又冒出什么新套路来。所以我的建议是:多测试,少充值,别贪便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