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个朋友问我,说他买的代理IP怎么用着用着就失效了。我问他花了多少钱,他说找了家特别便宜的,50块钱能买1000个。我当时就笑了,这不就跟买彩票似的吗?便宜的代理IP就跟街边小广告一样不靠谱,用着用着就发现要么速度慢得像蜗牛,要么干脆连不上。
说到速度,真是让人头疼。记得有次急着爬数据,结果代理IP慢得连个网页都要加载半天。后来换了家贵点的,速度立马就上来了。这玩意儿就跟宽带似的,一分钱一分货。不过话说回来,贵的也不一定都好,有些商家就是看准了用户心理,把价格抬得老高,实际效果也就那样。
验证代理IP的有效性特别重要。我之前就吃过亏,买完直接用,结果一大半都是废的。后来学乖了,每次都要先测试一下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浏览器设置代理,接着打开ip查询网站看看。要是显示的和代理IP对不上,那就赶紧换一个。有时候同一个IP反复测试几次,就会发现时灵时不灵,这种最好也别用。
说到浏览器设置代理,有些人可能觉得麻烦。其实特别简单,在设置里找到网络选项,把代理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填进去就行。不过要注意,有些网站会检测代理,这时候就得换更高级的匿名代理。普通代理就像穿着马甲上街,高匿代理就是直接换了张脸。
做爬虫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,代理IP简直就是救命稻草。没有代理IP,爬不了几个页面就被封了。但是用代理也有讲究,不能一个IP死命用,要轮换着来。我一般会设置个随机间隔,有时候快有时候慢,这样看起来更像真人操作。不过现在网站反爬越来越厉害,光靠换IP也不一定够。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,我发现不同地区的代理IP效果差别很大。比如有些国家的IP访问某些网站特别快,有些就特别慢。这跟国际带宽有关系,也跟网站本身的服务器分布有关。所以选代理的时候,最好先了解一下目标网站的情况。
免费代理这东西,就跟免费午餐一样不靠谱。表面上省了钱,实际上可能更贵。我之前试过几个免费代理,不是速度慢就是老掉线,最可怕的是安全性没保障。谁知道这些代理后面是谁在监控?万一账号密码被截获了,那损失可比买代理的钱大多了。
说到安全性,不得不提HTTPS。用代理的时候一定要确保网站是HTTPS的,不然数据都是明文传输,代理服务器那边看得一清二楚。这就像寄明信片和寄挂号信的区别,一个谁都能看,一个至少还有点保护。
代理IP的稳定性也是个问题。好的代理应该能持续工作几个小时不中断,差的可能几分钟就挂了。我有个小技巧,就是记录每个代理的使用时长,慢慢就能筛选出哪些比较稳定。不过这个工作挺费时间的,所以后来我干脆写了段代码来自动测试。
现在很多云服务商也提供代理服务,价格虽然高点,但胜在稳定。AWS、阿里云这些大厂的代理一般不会突然失效,适合对稳定性要求高的场景。不过他们的IP池可能不够大,频繁请求还是会被封。
说到被封,有个现象挺有意思。有些网站封IP不是永久的,过段时间就会解封。所以我经常把用过的IP存起来,过几个月再试试,说不定又能用了。这招特别适合那些不是特别严格的网站。
动态住宅代理最近挺火的,价格也比数据中心代理贵不少。这种代理最大的好处就是看起来像真实用户的IP,不容易被识别出来。不过说实话,性价比见仁见智,得看具体需求。如果只是简单爬点数据,普通代理可能就够了。
代理IP的并发数限制也要注意。有些便宜的代理说是无限流量,但实际上限制了同时连接数。超过限制就会掉线或者变慢,这点在购买前一定要问清楚。我就吃过这个亏,爬虫开多了直接卡死。
末尾说个很多人忽略的问题,代理IP的协议类型。HTTP、HTTPS、SOCKS4、SOCKS5,每种适用的场景不太一样。SOCKS5相对来说更通用,但也不是万能的。有些特殊场景可能还得用特定类型的代理。
对了,提醒一下,用代理的时候别忘了设置超时时间。我就遇到过因为没设超时,程序卡在一个失效代理上半天不动的情况。设置个合理的超时,比如10秒,能省去不少麻烦。
说到这个,突然想起来一个笑话。有人买了代理IP,结果发现全是同一个网段的,用起来跟没用一样。这就像买了十个不同颜色的气球,结果发现都是红色的一样搞笑。所以买之前最好先要几个测试IP看看。
其实代理IP这东西,用久了就会有自己的心得。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,适合的代理也不一样。关键是多试多比较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款。就像找对象,没有最好的,只有最合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