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轻松更改IP地址而不被追踪

最近有个朋友问我,说他总感觉上网的时候被人盯着。我说你这不是被害妄想症吗?结果他给我看了个截图,好家伙,他每次打开购物网站,首页推荐的商品都跟他前一天和同事聊过的一模一样。这让我想起去年用某个外卖App的时候,刚跟朋友说想吃火锅,下一秒推荐列表就全是火锅店了。

说到换IP这事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挂代理。但你知道最搞笑的是什么吗?有些人花大价钱买的所谓"高匿代理",结果一查还是暴露了真实IP。我见过最离谱的是有人用代理登录游戏账号,第二天就收到封号邮件,理由是"使用第三方工具"。这代理商也太不靠谱了吧?

其实换IP哪有那么复杂。我家楼下网吧的网管老王就特别懂这个,他说他们网吧每台机器重启一次IP就变了。有次我问他为什么,他叼着烟说:"你以为我想啊?还不是因为总有人看小电影把IP搞封了。"想想也是,公共网络环境里IP变动太正常了。

记得上大学那会儿,有个同学特别热衷于爬虫。有次他兴冲冲地说写了个自动抢课的脚本,结果运行了不到半小时就被封IP了。后来他学聪明了,每次请求前都先拨个号换个IP。那会儿ADSL拨号还能随便换IP,现在想想真是黄金年代。不过现在手机开飞行模式再关掉,IP不也变了吗?

说到手机,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。很多人觉得用4G5G网络就安全了,其实基站定位比IP定位准多了。有次我在地铁上刷微博,广告推荐的都是我刚刚路过的那家商场里的店铺。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案例,有人用移动网络发威胁信息,警察直接通过基站记录找到了他常去的三个地点,蹲点两天就抓到了。

你们有没有发现,现在很多网站都开始用指纹识别了?光换IP根本没用。我测试过一个新闻网站,清空缓存换IP后访问,结果它居然还记得我。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它通过canvas指纹、WebGL指纹这些技术,把我电脑识别得明明白白。这感觉就像去参加化装舞会,换了衣服戴了面具,结果人家靠你的走路姿势就把你认出来了。

说到指纹识别,不得不提浏览器。以前我觉得用Chrome的无痕模式就够隐私了,直到有次看到篇论文说,无痕模式其实只防君子不防小人。浏览器插件、字体列表、屏幕分辨率,这些都能成为识别你的特征。后来我改用Tor浏览器,但那个速度...看个网页跟看幻灯片似的。

有段时间我特别迷恋虚拟机,觉得在虚拟机里上网就安全了。后来才知道虚拟机也有特征,专业的反爬系统照样能识别。最搞笑的是有次我用虚拟机注册小号,结果刚注册完就收到提示"检测到异常注册行为"。合着我这虚拟机还不如人家手机分身功能好用?

其实吧,要真说防追踪,最重要的可能不是技术手段,而是行为习惯。我认识个做安全的哥们,他上网从来不用真实信息注册,每个网站用的邮箱都不一样。有次他给我演示,十分钟内搞定了二十个不同的临时邮箱。我问他累不累,他说:"总比哪天被人肉强吧?"

说到行为习惯,不得不提社交网络。很多人换IP防追踪,转头就在微博发带定位的动态。这就像把自家门锁换成指纹锁,接着天天在朋友圈晒钥匙。我表弟就这样,买了十几个代理IP轮着用,结果抖音账号还是被封了,因为他每个IP登录后都点赞同样的内容。

最近在研究一个叫IP轮换的技术,挺有意思的。原理大概就是让多个IP随机切换,但实际操作起来特别麻烦。我试过用AWS的实例搞这个,结果账单出来差点没把我送走。后来发现还不如用那些云手机平台,虽然要花钱但至少不用自己折腾。

说到花钱,市面上那些代理IP服务真是鱼龙混杂。有次我贪便宜买了个号称"企业级"的套餐,结果一半以上的IP都被各大网站拉黑了。最气人的是找客服理论,对方说:"正常现象,多换几个试试。"试你个头啊,我这是要给客户演示用的!

其实吧,真要完全不被追踪几乎是不可能的。除非你像电影里那样用十几层跳板,但普通人谁有那闲工夫?我现在的做法是:重要的账号用固定IP+二次验证,不重要的随便折腾。反正大数据时代,我们的信息早就被卖来卖去了,与其纠结IP不如定期改密码来得实在。

对了,说到密码,你们知道最容易被破解的是什么吗?不是123456,而是用IP地址当密码的。别笑,我真见过有人把自家路由器密码设成内网IP的。这就像把家门钥匙插在锁眼里,还贴个纸条写着"欢迎光临"。

有时候想想也挺讽刺的。我们费尽心思隐藏IP,那些互联网巨头却恨不得把服务器IP印在名片上。去年参加个技术大会,有个云服务商的展台直接把机房IP段做成霓虹灯装饰。这要搁暗网里,怕是分分钟被DDoS到怀疑人生。

说到DDoS,突然想起个事。有次公司网站被攻击,IT部门的小张急得满头大汗。我随口说了句"把IP换了吧",结果他像看傻子一样看我:"我们是固定IP的云服务器啊!"后来才知道,原来很多企业服务根本没法随便换IP,换了反而更麻烦。

最近在玩一个区块链游戏,需要经常换IP领奖励。试了好几个方法,末尾发现最简单的居然是用手机热点。每次领奖励前关掉WiFi用流量,领完再切回来。虽然麻烦了点,但至少不用额外花钱。这游戏的设计也挺有意思,明知道玩家会钻空子,但就是不改规则。

说到游戏,你们遇到过"IP封禁"吗?我steam账号就因为频繁换区买游戏被封过一周。申诉的时候客服问我为什么IP老变,我说我经常出差。结果人家回:"您过去三个月'出差'了二十多个国家?"给我整不会了。

其实现在很多网站的反爬机制都升级了,光换IP根本不够。有次帮朋友写爬虫,试了十几个代理IP都没用。后来发现人家检测的是鼠标移动轨迹和点击间隔,这谁想得到啊?感觉现在做爬虫得像特工似的,还得模拟人类操作习惯。

说到模拟人类,有个特别逗的事。我认识个做跨境电商的,他团队专门雇人手动操作账号,因为机器操作太容易被封。我问他为什么不写脚本,他说:"你当亚马逊的AI是吃素的?它现在连打字速度都能分析。"这让我想起那个著名的图灵测试,现在反过来了,是人在努力证明自己是人。

最近在琢磨要不要买个4G代理,据说比数据中心IP更难被识别。但看了看价格,还是决定先用着免费的。反正我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,谁爱追踪就追踪吧。倒是提醒我了,得去把那个总给我推增高广告的网站cookie清一清,我都三十多了还长个屁的高啊。